个人信息

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
姓名: 史贤龙
领域: 企业战略  市场营销  运营管理  企业文化  品牌管理 
地点: 上海 徐汇
签名: 创造价值,驱动增长——价值型公司***引擎www.chief-wisdom.com
  • 博客等级:
  • 博客积分:1905
  • 博客访问:4663605

专家文章

中国之义与新商业文明九问 2011-09-28

  从《新水浒传》开播,对梁山公司的商业解读与批判,各界的热情不亚于文革批宋江、百家讲坛品三国,对宋江的批判焦点从招安的投降主义,转向梁山文化的核心---聚义、忠义----与现代企业、中国新商业文明的关系。

  商业界出现了近乎一边倒的批判:集中在批判江湖之义与现代企业组织原则、中国企业家理性精神乃至中国新商业文明的矛盾上。

  是耶非耶?

  梁山好汉及宋江的情义,在中国社会、商业是个普遍的倾向,或者说,情义是中国人不学而会、在成长过程中被环境熏习出来的一种民间信仰,这一点,越是在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体身上表现的越充分,很多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,其实体现的就是这种真挚、朴素、感人的信仰。

  江湖情义与现代法理文化确实也存在冲突:朋友犯法,是应该告发还是帮助隐瞒?雇主违法,是举报还是同流合污?表现在水浒中,宋江私放晁盖,究竟是义还是枉法?整部水浒,在义与法之间,所有人都选择了义,这是以义枉法,还是以义抗法?

  对宋江成为梁山带头大哥争议更大:现在对宋江主动寻求招安批判少了些,但宋江是否是中国式老大的典范呢?

  如果说不是,但不能否定从及时雨到呼保义,宋江在梁山的地位不是建立在权力、威势、暴力,而是建立在人格认同的基础之上,以至李逵、吴用、华荣甘愿共死,宋江的人格力量,于此毋庸置疑。对于任何一个组织、企业的领袖来说,宋江是具备了“克里斯玛权威”合法性的典型特质的。

  如果说是,但宋江身上的讲情不知理(宋江对替天行道的天与道都理解狭隘),确实也是梁山最后走向覆灭的根源。一个组织的领袖,如果在错误的思想、战略指导下,将大好资源投向错误的项目(征方腊),最后损兵折将、组织解体,这样的老大,岂不反为祸害?

  冯仑《野蛮生长》中提出了一个中国式组织命题:以江湖的形式结合,以商人的形式分手。

  江湖的情义是不能分割、不能量化甚至没有理由,商人的理性讲的是利害、权衡、以资产的分配代替情绪,所谓“商人重利轻离别”。

  以江湖方式治理企业,最后要么分赃要么分家:分赃不均,就要分家。都分不好,就要互掐。掐不好,就生出火并王伦或石达开出走的悲剧。

  从全球各民族信仰角度看,中国是所谓没有信仰的民族,中国人有的是李泽厚所说的“实用理性”信仰----如果可以称为信仰的话。

  义这个范畴是启蒙于先秦诸子的重要价值评判标准“义战”(墨子)、“义利之辨”(孟子)等,墨子、孟子之义,在战国时代具有鲜明的“政治论衡”的张力。

  到宋明时期将关公奉上神坛,到水许高举义字大旗,义成为中国人最基本的“人格标配”,义成为中国人贯穿上层社会与民间社会的普遍价值观。

  在这种现象面前,我们必须认真追问:义是什么?中国人为什么对义如此看重?

  我个人的体会是,义之所以成为中国民间社会关系的主导型价值观,是源于中国人的社会生存现实:在家靠父母,出门靠朋友。对于不是官二代、富二代的草根阶层,要在社会上出人头地,必须得到贵人及朋友的帮助:对贵人帮助,中国文化是“以身相许”的感恩;对朋友帮助,中国文化就是“两肋插刀”的情义。

  从感恩与情义角度看,我认为这种文化比“以得到帮助大小计算感谢大小”这种买卖哲学,更符合中国人的价值观:受人滴水之恩,当以涌泉相报----这种“江湖式”而不是“买卖人式”的不均衡的情义观念,究竟是比商人的算计理性更盲目,还是更精明呢?

  我认为这种中国之义,既可以说是一种精明,也可以说是具有普世价值观的崇高情感。中国之义,既是现实(很多人都在践行),也是理想(很多人在面临抉择的时候未必能做到)。

  这种现实与理想的双重性,就是中国人对义如此看重的根源。

  我们能够将这种来自生活的信仰轻易改变吗?中国之义究竟有何不妥?问题是,拿什么来替代呢?难道商人的权衡计较、等价交换,就是中国新商业文明的基础价值观吗?

  基于以上观点,我对中国之义进行了一次思想梳理,将这九个问题提出来,希望对此真正有思考的人,不要轻易地以自己都不知道内容的所谓新商业文明、企业家精神等,对中国之义这个重要的观念与概念,做缺乏慎思的取舍之论。

  这九问是:

  1、中国之义与商业文化是否冲突(冯仑式命题)?

  2、中国之义能否与新商业文明价值观融合?

  3、中国之义与江湖之义的关系?

  4、江湖之义与水浒之义的关系?

  5、中国之义究竟是什么?

  6、中国社会为什么对义有如此巨大的认同与需求?

  7、中国之义在中国价值观中的地位是什么?

  8、中国之义与西方价值观中的正义有何关系?

  9、中国之义能否成为普世价值观?

  九问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:

  1、中国之义的全面、本质认识;

  2、中国之义在中国、西方价值观体系内的比较考察;

  3、中国之义能否成为中国新商业文明乃至全球化的普世价值观的基础?

  这些问题牵涉面甚广,读者有兴趣者希望能一起思考。由于本人正在进行第二本营销专著的撰写,暂时也不能进行系统阐述。但本人不是指兔子给别人追的人,我计划的第三部专著以中国历史及文化为主题,希望对此问题有所阐释。

  我现在可以确定的是,我不认为借水浒的江湖、情义等对中国商业社会、中国企业家的批评,是合理的,我也不赞成曾仕强的所谓“中国式管理”:胡氏政商官场人情的大拼盘。

  中国式社会、中国式企业及中国式管理,固然不是要变成不问是非的江湖大杂烩,但是也不是否定中国之义可以找到真正出路的。

  真正的路,还需要认真解析探寻。

  顺祝各位读者国庆愉快。

推荐
创造价值,驱动增长——价值型公司***引擎www.chief-wisdom.com
类别:总裁解读 |   浏览数(3957) |  评论(0) |  收藏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

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,目前已输入 0 个字。
表情 [更多]
匿名评论
登陆账号: 密码: 找回密码 注册
看不清楚,换一张

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,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。